近期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國務院接連重申二戰相關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舊金山和約》,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這番說法,等於直接否決北京「台灣早已屬於中國」的敘事。然而,細究美國的表述,也沒有說明台灣是什麼政治地位,間接以「模糊戰略、避重就輕,不說台灣歸屬」,沒有答案來帶過。
我從歷史文件沒有明確交代分析:開羅宣言(1943):提到「台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但只屬戰時政治聲明,法律效力有限。舊金山和約(1951):日本確實放棄台灣,但條文刻意省略「交給誰」。中日和約(1952):同樣承認日本放棄,卻未明定歸屬。
換言之,從國際法角度,台灣的最終主權問題始終懸而未決。這個空白,正是美國今天能操作的模糊空間。那麼美國的立場可以歸納為三層:1、否決中國說法:北京主張台灣自二戰起已屬中國;美國明確駁斥,認為文件沒有這樣的決定。2、避免承認台灣獨立:美國從不正面說台灣已是主權國家,只強調台灣前途應由和平方式決定。3、保留自身利益:台灣是美國在印太的戰略支點,模糊立場讓美國能同時制衡中國、支持台灣,卻不被綁死在任何一方。
美國並非不懂歷史,而是深知清楚表態無助於自身利益。若承認台灣屬中國,將失去牽制北京的籌碼。若承認台灣獨立,可能立即引爆台海危機。因此,台灣最終地位未定這個說法,既能打臉北京,又能壓制台獨,還能最大化美國的外交迴旋空間。
台灣主權問題之所以曖昧不明,不是因為歷史文件不足,而是因為美國刻意維持模糊。這種模糊,正是美國戰略的核心:只要不說清楚,台灣就能繼續成為美中之間最靈活的棋子。(作者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