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邵英傑 / 台南報導
今年極端氣候頻繁,颱風、地震及豪雨等天然災害接連發生,如何在第一時間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保障民眾健康安全,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10日於福爾摩沙酒店舉辦「天然災害應變研討會」,邀集各區衛生所共同參與,交換經驗、檢視應變機制。
研討會以「災害來臨,健康守護不間斷」為核心,除了模擬應變中心醫療組動員流程,也針對偏鄉交通受阻、藥品供應鏈斷裂、疫病擴散風險等議題進行討論。除了急性醫療救援外,災後的飲水安全、心理支持、類鼻疽與登革熱等傳染病防治,也列為重點。
與會人員討論,今年災害中曾出現護理機構病患移轉、偏鄉慢性病人藥物不足等情況,凸顯平時儲備與跨單位聯繫的重要性。衛生局長李翠鳳強調,將持續精進緊急醫療應變計畫,強化區域合作,確保在災害發生時,市民能獲得即時且妥善的醫療服務。
市府也呼籲民眾,平時應備妥「健康防災包」,包括慢性病藥物、緊急聯絡卡與簡易醫療用品,以提升家庭自我防護力。此次研討會成果,將納入後續防災演練及計畫修訂,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全面提升臺南市的健康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