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C
Taiwan

竹縣峨眉三校攜手隆聖宮辦地方學成果展 展現文化傳承與創新

記者邵英傑 / 綜合報導

 為深化學校與社區的連結,並推動在地文化教育,新竹縣峨眉國中、峨眉國小及富興國小攜手策劃「2025峨眉鄉地方學成果展」,17日於富興村隆聖宮廣場及周邊巷弄盛大舉行,並結合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慶典,舉辦公演平安戲、大閹雞比賽及九獻古禮。縣長楊文科重視民俗禮儀和客家文化的傳承,特別到場勉勵師生們融合傳統文化及教育的成果,並參拜祈福,展現地方對關聖帝君的敬仰與傳承。

 縣長楊文科表示,富興隆聖宮已有136年歷史,歷經重建、修繕與社區參與,已成為峨眉鄉的重要地標與信仰核心。他特別強調,民俗與宗教活動不僅具安定人心的社會功能,更是發展觀光、凝聚社區情感的寶貴資產。縣府未來將持續推動以文化為核心的觀光發展政策,並強化校園與社區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楊縣長也說,這場活動不只是峨眉鄉三校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教育、文化與社區共學的實踐行動。近年來縣府積極推動深耕在地、實踐永續的教育政策,鼓勵學校走出教室,讓孩子親身認識自己的家鄉。過去的教育,常常是「教室裡學,課本上記」,但現在看到孩子走進富興村的巷弄裡,設計關卡,導覽家鄉,與社區長輩一起合作,將茶文化、九獻禮、客家生活智慧變成學習素材,這就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素養教育的最佳示範。

 教育局表示,此活動融合地方學習、文化導覽、闖關體驗與表演,三校學生帶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展演。其中,峨眉國中的同學以「浮塵子祭」為主題,透過儀式展現地方農事與生態共生的智慧;峨眉國小的學生則演唱客家童謠「伯公生」,展現出客庄文化的活力與韻味;富興國小則與隆聖宮攜手,與社區長輩共同參與九獻禮儀式,展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隆聖宮的「九獻古禮」講究儀式莊嚴、秩序井然,共分為初獻、亞獻、終獻三大段落,每段各包含敬饌、奉果與獻爵(酒),以三乘三構成九獻,象徵對神明至高無上的敬意。

 主委楊文瑞指出,隆聖宮的九獻禮儀傳承自道教聖地獅頭山勸化堂,以關公為武聖象徵,禮制源遠流長,尤為莊嚴。儀式進行時,祭儀吟誦聲如客家山歌般押韻起伏,引導整場節奏,將民俗文化的美與神聖展露無遺。這樣的儀式,不僅體現地方對神明的敬仰,更是民俗文化教育與青少年人格養成的重要歷程。

 此次隆聖宮九獻禮由主委楊文瑞擔任主祭官,峨眉代理鄉長田昭容及地方首長擔任主獻與東、西獻生,富興國小師生擔任禮生及執事。學生們在主任曾道明與廟方志工的指導下,利用社團活動時間習得敬神禮儀與在地信仰文化,並於當日以整齊劃一、肅穆專注的姿態完成儀式。隆聖宮內,老中青幼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項具有高度歷史與文化意義的傳統祭典。

 富興國小校長范熾強則表示,能將學生的學習融入實地參與,是落實素養導向課程的最佳示範。學生透過親身參與傳統禮儀,不僅學習到文化內涵,也體會到信仰與禮節之間的關聯,建立起對社區文化的認同與尊重。

隆聖宮九獻禮由主委楊文瑞擔任主祭官,峨眉代理鄉長田昭容及地方首長擔任主獻與東、西獻生,富興國小師生擔任禮生及執事。(縣府提供)

衍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