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陪伴「天使」到擁抱父親 張睿倉用志工翻轉青春

0
416
張睿倉對父親說:爸爸,我知道你很愛我,這份父愛不會因任何事改變,同樣的,我也是,你永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依靠。(魚氏影像 洪家和攝)

記者李佑新 / 綜合報導

  竹科廣播電台IC之音「早安我的朋友」節目,主持人黃翠芳今天介紹一位特別的人物—張睿倉。剛滿二十歲的張睿倉,從小生長在一個「不太一樣」的家庭,父親罹患癲癇症,母親是心智障礙者。自卑與孤單陪伴了他的童年,他將秘密深鎖心底,直到遇見志工服務,人生才逐漸翻轉。

  張睿倉回憶,父親常在街頭癲癇發作,路人多半冷眼旁觀,但他仍清楚記得國中時的一幕──一名小妹妹默默拾起父親掉落的鞋子,輕輕放在他們身旁。這個微小卻溫暖的舉動,讓他紅了眼眶,也深深記在心中。

  轉折出現在高中。他加入志工服務社,起初只是單純完成任務,卻在日照中心陪伴老人、在基金會服務身心障礙兒「天使」的過程中,重新看見生命的價值。他用青春活力設計遊戲,帶給長者快樂,也從「天使」純真的笑容裡感受到單純的愛與力量。

  「志工拯救了我的青春。」張睿倉坦言。與「天使」相處,讓他想起父母,同樣是社會眼中的弱勢,但其實是他最堅強的依靠。於是他不再自卑,開始帶父母搭捷運、騎腳踏車,一起創造小確幸。

  志工的歷練,也讓他勇於站上舞台。一次大型營隊中,他扮成心目中的英雄「魯夫」擔任主持人,勇敢、樂觀又信任夥伴的形象,正是他努力實踐的人生態度。

  2022年母親辭世前,張睿倉已學會擁抱、撒嬌,把感謝說出口。他相信母親在天之靈也能感到欣慰。如今,他與父親相依為命,更懂得珍惜彼此的深情。

  從高中三年到現在大學二年級,張睿倉已經持續服務5年。他看著「天使」們一路的成長,不僅長高長壯,情緒穩定,更開朗樂觀積極,手作能力也大幅提升,這些轉變,是服務的動力和滿滿的成就感。

  才剛滿20歲的張睿倉強調,「我會一直繼續下去,從天使身上我看到:快樂原來這麼簡單。」

  今年初接受《角落的光》作者楊逸洪訪問最後,張睿倉給父親一個大大的擁抱,「爸爸,我知道你辛苦撫養我長大,即使你不說,我都明白。你永遠是我最重要的依靠。」。從自卑到自信,他用志工路上的愛與付出,走出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

從陪伴天使到陪伴家人。(魚氏影像 洪家和攝)
張瑞倉扮成「魯夫」擔任大型營隊主持人。(張睿倉提供)

張瑞倉扮成「魯夫」擔任大型營隊主持人。(張睿倉提供)

張睿倉陪伴「天使」。(張睿倉提供)

張睿倉協助「天使」手作。(張睿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