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治安會報 卓揆:善用數位科技「事前預警、精準打擊」 強化農漁會信用部辨識詐騙

0
16
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114年第4次行政院治安會報。

記者張向北 / 綜合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主持「行政院114年第4次治安會報」,並聽取「『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執行成效與策進作為」及「農漁會信用部反詐騙執行情形」報告。卓院長表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自今(114)年1月實施迄今,詐欺發生數及財損數已有逐步下降趨勢,感謝相關部會努力與付出。因應科技化犯罪模式,政府除仰賴公私協力外,亦應善用數位科技力量,以達「事前預警、精準打擊」目標;也請農業部農業金融署持續精進各項反詐騙作為,強力督導農漁會信用部強化辨識詐騙手法及可疑交易態樣,落實更多臨櫃關懷提問工作,替農、漁民們守護其畢生積蓄。

 卓院長致詞時表示,為使民眾對政府施政更有感,強化治安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人民會直接且強烈感受到政府推動治安工作良窳;如同打詐工作一樣,即使在詐欺集團及不法所得查獲數字上有些許改進,但民眾對打詐的要求仍十分強烈,因此政府從不以數字的變化,作為滿意度標準,而是持續不斷推進更多工作。

 卓院長指出,「黑、金、槍、毒、詐」一直是政府當前治安重點,感謝內政部警政署於今年7月7日至18日實施「全國同步打詐、掃黑、肅槍及緝賭行動專案」,總計查獲詐欺集團931團5,449人,查扣不法所得12億餘元;執行治平專案177件1,053人、查緝賭博331件1,926人及非法槍械471枝。以上數字雖有進步,但治安問題仍然存在,請各相關部會持續強化相關查緝及防制作為,澈底阻斷黑道幫派涉入詐欺、毒品、博弈及槍擊等犯罪。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隨著數位科技發展,詐騙集團犯罪手法及技術也隨之翻新,政府必須因應科技化犯罪模式,提升打詐技術,除仰賴公私協力外,亦應善用數位科技力量,以達到「事前預警、精準打擊」目標。卓院長特別感謝臺灣高等檢察署及警政署分別推動「可疑帳戶預警中心」機制及「查找潛在被害人」專案,運用大數據分析,提早防堵詐騙危害擴大。此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與警政署共同啟動「金警聯手165」防詐宣導活動,透過銀行及警察機關公私協力,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及能力。

 在實務推動過程中,卓院長指出,凍結可疑帳戶等措施在治安方面雖有其必要,但也可能造成民眾不便,相關單位應加強事前宣導,讓民眾理解一時的不便能換取更大安全保障;倘若確實難以澈底執行或民眾難以接受,也請金管會及銀行部門積極反映,並調整相關措施。

 隨後,卓院長逐一聽取內政部警政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管會、數位發展部、法務部「『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執行成效與策進作為」報告。卓院長指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自今年1月實施迄今,詐欺發生數及財損數已有逐步下降趨勢,感謝相關部會努力與付出,但打詐工作絕對要與時俱進、不得鬆懈。

 有關農業部農業金融署「農漁會信用部反詐騙執行情形」報告,卓院長指出,農漁會信用部的特點是分布密度高、接觸客群多為位在偏鄉,處於資訊劣勢的高齡農、漁民,而這些農、漁民極易成為詐騙集團覬覦的對象,是金融防詐的重要防線。卓院長特別請農金署持續精進各項反詐騙作為,強力督導農漁會信用部強化辨識詐騙手法及可疑交易態樣,尤其農漁會信用部與農漁民接觸密切,應落實更多臨櫃關懷提問工作,替農、漁民們守護其畢生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