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邵英傑 / 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20日於永仁高中舉辦「2025 PBL探究教學論壇暨頒獎典禮」,呈現南市在課程治理、教師專業社群與學生主導學習三大面向的整體成果。由《親子天下》資深主筆吳和懋主持論壇對談,邀請成功大學創新數位內容研究中心主任楊雅婷與花蓮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共同與談,從研究、實務與政策三個面向探討「PBL如何扎根學生問題解決力並成為課程治理的關鍵引擎」。近150位校長、主任與教師齊聚交流,深化學校PBL課程實踐,展現「共學、共創、共榮」的城市教育力。
市長黃偉哲表示,PBL「專題式或問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真實問題為驅動核心的學習方式。透過探究、合作與實踐,學生不只獲得知識,更能培養「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能力。市長指出,臺南市已連續多年推動PBL,結合「在地文化 × 跨域課程 × 永續行動」,讓學校不只是教學場所,而是「城市學習的節點」。市府未來將持續透過課程治理推動教育升級,讓臺南成為學會學習的城市、行動實踐的典範。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PBL是以從小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合作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為核心的策略性課程,希望透過老師漸進式的引導與啟發,讓學生除了基本學科的學習之外,多一項能發揮創意想像力與探究能力的課程。「問題解決力」是學生面對未來生活、學習與工作相當重要的一項軟實力,臺南希望從國小高年級起就把PBL納入校訂課程,透過6P的實踐歷程,包括:發現問題(Problem)、探究過程(Probe)、發展方案(Project)、製作簡報(PowerPoint)、口頭發表(Presentation)、反思修正(Ponder),從小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力。
教育局表示,本次論壇邀請六校發表優良設計方案,展現臺南市在跨域、探究與行動力培養的多元樣貌,課程從學生在地生活情境出發,透過問題導向與實踐歷程,帶領學生跨越課本、走入生活,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焦點」的核心理念。永信國小以「零塑節電‧綠動永續」課程為主題,帶領學生以行動減塑節能,實踐SDGs與生態校園精神;長興國小以「磚窯風華」課程結合AI工具,探究在地磚窯文化,展現科技融入與社區共學;保東國小透過「旺萊探究課程」連結鳳梨產業,從農業、行銷到社區服務,建立學生的行動實踐力;五王國小以「校園探險趣」引導學生從博物學角度探索校園樹木,建立觀察、記錄與解決問題的探究素養;大成國中以「飲德食和」智慧水壺設計結合STEAM教育,啟發學生從生活健康議題出發,展現創新思維;而金城國中推出「文化彩衣」課程,透過多國服飾文化探究,深化學生國際理解與多元文化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