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歷史街區及老屋振興補助計畫開跑 三場說明會邀市民共襄盛舉

0
37
臺南市歷史街區及老屋振興補助計畫開跑。(市府提供)

記者張志文 / 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推動的「114年臺南市歷史街區及歷史老屋振興補助計畫」即日起開放申請,受理至10月3日止,歡迎有意整修歷史建築、推動街區活化的市民朋友踴躍提出申請。為協助民眾深入了解補助類別與申請流程,文化局將於8月1日(中西區圖書館/原臺南州會)、8月6日(麻豆區倒風雅客聚落)、8月15日(鹽水區赤兔製造所)三日下午3時起,舉辦三場實體說明會,現正開放線上報名(https://reurl.cc/3M5jWl),各場次分別限額45、20、30名。

 補助計畫區分為三類:建物整修類每案最高補助80萬元,規劃設計類上限30萬元,教育推廣類則為20萬元,針對歷史街區內的活動或小型綠美化空間也可申請補助。自2013年推動以來,已促成近200處1971年12月31日前興建完成的歷史老屋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再生,成果豐碩。文化局指出,自2023年起新增的「規劃設計類」補助,已協助多件提案完成設計,其中更有兩案於2024年續獲整修經費,顯見逐步補助機制對歷史空間活化之助益。

 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曾憲嫻教授表示,歷史建築再利用不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更具備低碳、減廢的環境效益。計畫除保留歷史建物風貌外,也強調改善室內使用環境,透過引入舊材、專業設計手法,提升通風、採光與管線整佈配置,讓歷史老屋更具現代舒適性。此外,凡保留原始街屋立面的新建建築,也可申請規劃設計費用補助,期望引導新舊共融,維持都市沿街景觀一致性。

 文化局進一步指出,2024年兩度辦理再生案例展,引發民眾對歷史街區補助計畫的熱烈詢問,顯示本市推動歷史街區政策已逐漸傳達「維繫人與建物、連結歷史場域」的理念。今年適逢鹽水歷史街區公告滿十週年,特別選定當地為其中一場說明會地點,號召更多市民共同參與老屋再生行動。每場說明會亦邀請歷年案例設計師親自分享實務經驗,協助申請者掌握提案脈絡與評估重點。

歷史老屋正之面整修前。(市府提供)
歷史老屋正之面整修後。(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