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志文 / 台南報導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天然災害威脅,臺南市政府積極強化全市防災應變能量,全力推動「一里一台發電機」之部署並進行本市37區「發電機教學與操作訓練課程」,以期能在災害停電發生時,即時維持緊急照明、抽水設備及通訊救援系統等關鍵設施的正常運作,建構更完善的城市防災網絡。
市長黃偉哲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強化基層社區的自我防護能力、建構韌性城市是市政推動的重要任務。「一里一台發電機」不僅是災害發生後提供緊急電力的後盾,更是維護民生運作、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為防災與救災爭取寶貴時間。
臺南市政府秘書處黃國照處長指出,在黃市長的指示下,秘書處會同民政局及災害防救辦公室全面盤點現有資源並納入企業捐贈數量後,第一批於114年8月13日緊急採購60台發電機供受丹娜絲風災影響災情較嚴重之區公所調度利用;後續更統籌辦理474台發電機採購,全面補足各區里發電機需求之缺口,藉以提升區里第一線救災人員面對停電時的應變制變能力,保障民生基礎運作無虞。黃處長強調,發電機的採購配置,以一里一台為原則,並由區公所統一調度,以發揮最大防災效能。
為確保災害發生時發電機能即刻發揮功能,臺南市政府秘書處分別訂於114年11月6日在佳里區公所及114年12月5日在南區區公所,舉辦兩場次專業教育訓練,課程內容涵蓋發電機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維護方式及緊急狀況排除等。現場邀集本市37區各區里幹事與相關救災第一線人員參與,透過實務的操作演練,使參訓人員得以熟稔掌握啟動流程及安全操作要領,以利在面臨電力中斷時能迅速、正確的啟用設備,進而強化各區里自救能力,發揮高效且精準的防災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