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火箭接連升空,中美太空網路戰高調展開

0
405
海南航天超算中心成立,宣示中國要自建航天計算大腦。

  記者陳金旺/綜合報導

  最近,中國不管是海南文昌,還是山西太原,火箭一次次衝上天空,引發不少關注。許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要這麼密集發射?其背後的答案就是建構「太空互聯網」。

  從最近一個月時間,海南文昌就發射了三次火箭。由於文昌靠近赤道,適合把大型衛星送入高效軌道,尤其適合「大批量」低軌衛星的發射;山西太原,位於內陸高緯度,則主要負責太陽同步軌道與極軌衛星,方便地球觀測與網路組網。這兩個發射場的任務頻繁,拼湊起來,代表中國正在推動自己的衛星網路建設。

  專家指出,馬斯克的「星鏈計畫」,已經在天空佈下數以萬計的衛星,能提供全球網路服務。這讓美國在衛星通訊領域取得主導權。中國顯然不想落後,所以透過一波波火箭升空,把低軌衛星送入太空,希望建立起自己的衛星星座,實現全球覆蓋,以避免受制於人,不必依靠國際海底光纜或外國基礎建設,其次,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能把衛星網路服務推廣到沿線國家,在戰爭或斷網狀態下,仍能維持通訊與偵察。換句話說,這是一埸中美「太空網路賽跑」。

  那麼,既然要建設全球網路,會不會讓大陸內部資訊更加自由流動?據了解,火箭與衛星只是「管道」,真正的「閘門」仍掌握在大陸國內。所有數據最終必須經過地面站和管控系統,這意味著,對外,中國可以與世界連通;對內,仍能維持嚴格的資訊審查與監督。

  專家表示,要建構一個完整的衛星互聯網,並不是一次發射就能完成。每枚火箭頂多帶十幾顆衛星,而一個可用的星座往往需要上百甚至上千顆衛星。因此,只有透過高頻次發射,才能逐步完成拼圖。這就是為什麼近期我們會看到一個月數次的火箭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