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正式揭牌,李洋掛上「首任部長」光環,這位奧運雙金名將,原本給外界的期待是,具有場上殺球的狠勁能帶進官場,為長年問題纏身的體育改革,來一記乾淨俐落的「直球對決」。然而,從首日受訪的表現來看,李洋的「直球」多半停留在姿勢,而非內容。
首先體育班存廢,是話留三分?推給跨部會?李洋:現階段沒有辦法馬上建立制度,需要和教育部討論。這句話聽來像是中規中矩,但換成白話就是「現在不要問,未來再說」。對於多年來飽受爭議的體育班問題,他沒有給出新視角,而是話留三分。
其次是協會人頭,是真不懂或先裝不懂?他說「我確實還不太理解。」這或許是全場最令人失望的一句。協會人頭會員早就是運動界的公開祕密,牽涉選舉操弄與會費灌水。身為部長,卻用「不理解」帶過,像是新生代球員面對刁鑽發球,選擇不接球。這不是直球,而是避球。
亞運目標:他又說「我沒有辦法評估。」這句話同樣引人皺眉。亞運目標通常可以參照上屆成績,再依照近期國際比賽狀態做調整。李洋卻乾脆拒絕喊數字。理由顯然是避免設立績效指標,免得被追責。但這樣的消極,也等於將期待值降到谷底。
李洋曾在球場上用拍子告訴全世界,台灣運動員可以殺出一條血路。但站在部長講台上的李洋,卻更像是在練習場,謹慎地把每一球吊高、推遠,不求得分,只求不失誤。
新官上任,本該展現願景與方向。李洋的首日亮相,卻給人一種「金牌換上西裝,球拍換成話術」的落差感。冠軍的光環很耀眼,但如果缺乏魄力與直言,這頂光環終將變成改革的陰影。(作者運動員也是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