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商圈人行道趕在議會臨時會前 挖東牆補西牆修正

0
66
靜宜商圈人行道改善後情形。

 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備受爭議的台中市靜宜商圈北勢東路人行道標線設計,有關寬度不足部分,建設局養工處終於趕在15日台中市議會臨時會召開前,挖東牆補西牆,遇電桿、路障,不是縮減就是犧牲汽機格來外堆人行道。此舉,民衆不禁質疑設計是否紙上用兵,沒有實地勘察模擬。

  台中市建設局在沙鹿靜宜商圈推動的北勢東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初期因標線過窄,被民衆發現最小僅剩20公分寬而備受批評。主要爭議點在於沿線電線桿與商店緊靠無法遷移,以及店家路障未清除而將就進行標線鋪設,導致與原先90-120公分的標線規劃圖產生極大落差。

  經地方輿論與媒體大幅曝光後,養工處趕在今天台中市議會臨時會召開,可能面臨專案報告或議員質詢,終於完成重要路段修補工程。面對電桿不可動、店家路障短時間拆除不了部分,養工處採「挖東牆補西牆」方式,遇到電桿,人行道外推覆蓋原劃設汽機車停車格;路障部分同樣外推人行道來壓縮機車停放空間。民衆說,雖然無法完全依圖達到最少90公分標準,但至少有所改善。

  至於店家路障尚未移除部分,市府表示將持續與業者協調,逐步排除,讓人行道回歸本意。民眾則認為,雖然問題一度鬧得滿城風雨,但市府能正視錯誤並做調整,未嘗不是友善行人空間的最好回應。同時給予主辦單位一次道路工程必須現場勘察模擬的必要性檢討。

靜宜商圈人行道改善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