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邵英傑/特稿
近日各界都在討論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板問題,更聚焦業者清洗光電板的清洗液會影響水質,事經環境部定期進行水質檢測,都證明「水質均符合標準」。事實上,國內因無水庫設光電板經驗,皆參考國外作法,環境影響評估可信度高,但唯一未考慮的變數是台灣為多颱風地區,業者有無能力打撈及處理遭颱風打落水底的光電板,及政府有無監督業者打撈散落水底的光電板的作為,這個因素若不能排除,水庫實在不適宜設置光電板。
針對外界關心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案場,經濟部在10月13日提出說明,無論是烏山頭水庫或其他水面型光電設置,都未有因鋪設光電板而有汙染情形,農業部農水署的網站已經公布檢測資訊。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烏山頭水庫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所轄,檢測指標包含重金屬、氯鹽及離子界面活性劑等指標,皆公布於農水署的官網上。今年七月最新一次監測指標顯示,烏山頭水庫水質正常、並無因為鋪設太陽光電,而有外界所關切之疑慮。
根據官方的說法,除非水質檢測作假,光電板污染水質的說法尚難成立,但唯一令人疑慮的是,政府在參考國外經驗,同意光電業者申請在水庫設立光電板下,似乎未考量台灣屬於多颱風地區,萬一光電板沉入水底四處漂流,這也是另一種環境污染。
上述說法有無可能?從這次屏東佳冬海上光電場,部分光電浮台遭強浪打壞,有些沉入海底,甚至有些殘骸漂流至高雄汕尾漁港,對漁民作業安全造成潛在風險,更有些出海釣魚的釣客還常勾到沉在海底的光電板而斷線,這些在海底的光電板廢棄物,業者根本無力打撈,政府也假裝不知道,更未提出監督業者及管控損害擴大辦法。
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板問題,藍綠都有不同說法,在沒有污染或檢測作假的證據下,應先將爭議暫停,先要求政府針對萬一發生因颱風受損散落水底的光電板殘骸,如何規範業者完全清除,畢竟這是已發生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