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竹香 / 綜合報導
「2025新竹縣優秀藝術家薪傳展-行歌拾穗 胡國龍書法創作展」即日起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盛大登場,23日舉辦媒體暨文創品發表會,並將於26日下午2時舉辦開幕式,展期至11月30日止,新竹縣長楊文科為書法愛好者,竭誠邀請大眾走進展間,欣賞書法家胡國龍60餘幅篆、隸、草、行、楷作品。
此次新竹縣優秀藝術家薪傳展邀請胡國龍以「行歌拾穗」為題舉辦個人創作展,展名取自《列子·天瑞》「拾遺穗於故畦,並歌並進」,寓意生活閒適自得,亦反映藝術家「老實寫字、隨性而真」的創作心境。
楊文科表示,書法不只是線條的藝術,更是性情與精神的流露。楊文科向胡國龍學習書法,今天也細看每幅作品,他認為收穫良多,楊文科說,胡國龍老師的作品包含篆、隸、草、行、楷,他尤為欣賞其行書字體,而胡老師筆下的字蒼勁有力,在筆墨流轉之間都可觀其功力,令人見之忘俗,且老師為人學問深厚、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導學生也很有耐心,他忝為學生要繼續學習,他也邀請大眾進入展間,欣賞胡國龍的書法。
楊文科認為,書法不僅是技巧展現,更是心靈的感悟與審美的交流,其筆法兼融古今,既有傳統厚度,亦蘊現代活潑氣息,讓書法不再只是紙上的藝術,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抹風景。觀其作品,或如行雲流水,或如厚重沉穩,猶如吟唱於山水之間的行歌,旋律中既有歲月的靜美,也蘊含時代的脈動。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朱淑敏進一步指出,「優秀藝術家薪傳展」自民國86年推動至今,已成為新竹縣重要的文化指標,選拔具代表性的藝術創作者,傳遞新竹縣的藝術精神。此次展覽邀請胡國龍老師接棒,他長年以筆耕為志業,於書法創作與教學之間往返耕耘,既追求筆墨技藝的精進,又以親切風格引領學子領略書藝之美。胡國龍筆法兼融古今,無論是行草的飄逸奔放,還是楷書的沉著端凝,都能在他的筆下流露自然生動的氣息。
新竹縣文化基金會亦以胡國龍的作品《天長地久》,開發「天長地久梅酒禮盒」,以文創商品的形式展現藝術價值,期望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楊文科也歡迎大眾採購,支持文創品,也能從中一品書法的風味。
胡國龍表示,此次展覽呈現解構與重構的歷程,並以印入書,例如捐贈給美術館典藏的作品《天長地久》,即以篆刻豐富畫面、凸顯作品。此外,他也以大自然景物,例如展出作品中就有取新瓦屋的荷花池為意境,以渲染手法及篆書布局,呈現獨特風格。在布展上也運用巧思,有如像魔術方塊的九宮格、像積木排列的四方格,形成有趣的視野。展出的作品包含各式字體、風格,另有細緻的裱褙,值得觀眾細品。
本次展覽以「古雅閑逸」、「渾穆樸拙」、「法趣相生」、「日常書寫」四大系列系統性呈現,從古典韻味、真樸自然的作品,到開始探索傳統與創新的交融,胡國龍借鏡「將變未變」的書法史觀,運用建構、解構與重構,創造動態藝術價值。最後的日常書寫,讓書藝展現融入生活的精神,以各色小品,鼓勵大眾進入書法的樂趣之中。
「行歌拾穗」既是展覽的題名,也是胡國龍老師對生命與藝術的態度寫照,展覽不僅展示胡國龍老師對傳統的承繼與轉化,也呈現他在多元媒材上的嘗試,將書法藝術延伸至生活層面,彰顯新古典的意趣。胡國龍強調,「筆墨當隨時代,創作應誠懇真實。」如詩人向陽所言:「寫字年代,儘管泛黃了,墨痕深處,溫潤長在。」邀請縣民朋友及喜愛書藝的同好,聆聽筆墨間的節奏,共同書寫屬於文化傳承的瑰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