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大中 / 綜合報導
因應國內首傳疑似非洲豬瘟病例,縣府23日召開「雲林縣非洲豬瘟緊急應變會議」。指揮官張麗善縣長宣布啟動3000萬元防疫專案,並要求縣府各局處跨局合作,落實包括清消、移動管制、溯源、化製廠強化等防疫措施,杜絕疫情入侵。她再度呼籲中央,永久禁止廚餘養豬,輔導豬農轉型、升級,將危機化為轉機,促使養豬產業朝零廢棄永續發展。
縣長張麗善表示,中央因應防疫實施移動控管,在養豬隻最長可能有15天不能出貨,將對肉豬市場帶來重大衝擊。她要求農業處與肉品市場做好沙盤推演,包括檢視縣內肉品市場、私人屠宰場屠宰能量,及冷凍廠貯運能力,因應禁令解除後大量豬隻進入市場,可能導致屠宰貯運能量不足,影響豬農權益,必須提前盤點因應。農業處積極向中央爭取價格平衡及補助方案,減少豬農損失,確保市場供需穩定。
非洲豬瘟緊急應變會議於動植物防疫所三樓會議室舉行。指揮官張麗善縣長主持,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縣府各局處人員、海巡署、肉品市場等相關單位均參加。會中由防疫所長廖培志、農業處畜產科長謝詠丞簡報國內非洲豬瘟現況,中央、地方防疫措施。
張麗善指示,目前雲林並無疫情發生,但雲林作為全國養豬重鎮,必須採取最嚴謹態度防堵疫情。縣府啟動農發基金3000萬元專案,作為防疫、消毒及相關應變所需經費,確保防疫工作不中斷。農業處等相關單位須向農業部等中央單位爭取經費與資源,務必將防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防疫所表示,針對化製車可能成為移動感染源,將規劃所有進入雲林縣境內之化製車輛應行駛台61線,並於指定地點進行定點消毒。防治所、消防局及環保局己盤點合適地點設置消毒站,確保進入縣內的車輛均完成初步防疫程序。此外,縣內三所化製廠進場車輛須進行二度消毒,杜絕任何潛在傳播風險。
農業處表示,縣府已準備充足消毒水,將定期發放至縣內1203場養豬場,要求業者每週進行周邊環境清潔與消毒。防治所會持續督導,確保每一處養豬場落實防疫。
張麗善再度呼籲中央「痛定思痛」,加速推動豬農轉型飼料養殖政策,永久禁止廚餘餵養,做好豬源溯源等,以降低動物性殘渣帶來的防疫風險。另請中央能與縣府合作,協調化製廠與堆肥廠改善優化設備,妥善處理相關副產物等問題,兼顧防疫與環保需求。
縣府強調,非洲豬瘟防疫是一場全縣總動員的戰役,縣府會持續監控疫情變化,依實際情況滾動修正防疫措施,守護豬農權益,也讓消費者安心食用安全健康的國產豬肉。也請豬農配合各項防疫政策,一起打贏這場防疫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