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歷經多次羈押爭議後以7000萬元交保,引發社會矚目。一位台灣重量級林姓律師在臉書指出,人身自由是憲法保障的人權核心,若羈押適用過度,將嚴重侵害人權,甚至使台灣在國際上被質疑司法淪為政治工具。
該名律師表示,柯文哲不該以市長之尊直接交辦京華案,這是政治倫理的問題,但若如柯文哲所稱,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都審會)委員有公開遴選機制,且依都市計畫法規進行審議,檢方若認定圖利,應同時偵辦決議委員,而非僅針對柯文哲一人。
他強調,刑事責任必須以不法利益與金流為依據,檢方應依法舉證柯文哲是否假藉合法職權謀取不法利益;若無法釐清金流來源,卻僅以程序爭議擴大為刑責,恐難符合法治原則。
針對檢方以「證人不到」作為羈押理由,該律師質疑,檢方若有需要,可限制證人出境或強制傳喚,並無必要以長期羈押在野黨領袖作為偵辦手段。他直言,押人取供的方式與威權時代「屈打成招」無異,若此做法繼續蔓延,將使台灣來之不易的法治社會嚴重倒退。
林律師並警告,若在野黨領袖因羈押長期被限制自由,萬一發生如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被長期羈押致死的不幸事件,國際社會必將質疑台灣人權指標,對民主形象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