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C
Taiwan

藝術介入鄉村、文化活化空間沙龍在德化

 記者陳金旺/綜合報導
 兩岸文化交流在下半年熱絡展開,日前由大陸瓷都褔建德化舉辦的「閩台鄉建鄉創,未來鄉村藝術沙龍」,有來自兩岸10多位專家學者、設計師、藝術家及青年實踐者齊聚一堂,以「藝術+鄉村」為切口,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與案例交流。
 此次活動是第三屆閩台陶瓷文化節的重點板塊,由德化縣相關單位主辦。透過建構交流平台,旨在推動藝術介入鄉村、文化活化空間、文旅連結產業,為閩台兩地鄉建合作提供新典範。
 活動特別選在德化龍潯鎮,這裡不僅是「中國白」瓷的發源地,更是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表達激烈碰撞的前線陣地。主辦單位表示,在這片文化沃土之上展開對話,既是向匠人精神致敬,也希望藉由藝術激發鄉村空間的新生命。
 沙龍開場,由龍潯鎮鄉建鄉創服務團隊負責人發表主題致辭,他指出,大家不僅在講述藝術如何裝點鄉村,更在探索它如何參與村民共治、重構在地敘事、推動文化再生產。
這項沙龍分上下兩場進行,內容聚焦文旅策劃、社區營造、數位非遺、鄉建規劃、IP策略等關鍵議題。 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一次真實而溫暖的村莊經驗分享。
 多位與會人聚焦文化創新與品牌建設台灣無米樂園的案例,展示了以非典型策略盤活鄉村形象的可能。廈門大學張少軍教授從經濟學角度剖析鄉村產業如何走向差異化發展;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則講述瞭如何藝起回鄉,用創意探索村莊與青年的連接。

衍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