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一家五口命案,留下的不只是震驚,更是無盡的困惑,不禁令外界納悶,既然怕被黑道逼死,那麼為何不選擇報警,讓法律成為盾牌,還留有生機,反而選擇親手走向黃泉?或許是恐懼吞噬了一個人,無法分辨什麼是生、什麼是死,最後失去理性,留下的只有絕望吧!
詐騙集團的套路不只是騙錢,更是操控人心。他們反覆灌輸「報警沒用」、「警察也救不了你」、「連累家人更慘」這些話術,把被害人困在孤立無援的死胡同。當恐懼大到足以癱瘓思考,死亡反而成了一種「解脫」,甚至是一種「保護家人不再受害」的錯誤認知。
從外人的視角,他們有無數選擇,例如報警、找法律、尋社福、向親友傾訴,但對當事人來說,那些選擇全都蒙上了害怕報復、害怕沒人相信的陰影。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不是一個人獨自結束,而是全家同行。在傳統觀念裡,所謂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原是溫暖的價值觀,卻在絕望中被扭曲成「一起走,比留下孤兒寡母更好」。父母不忍孩子未來在債務陰影下苟活,孩子也可能在父母強烈情緒中失去抵抗的力氣。這不是理性選擇,而是情感綁架。
但無論如何,死亡不該是選項。因為活著,就還有希望。報警,也許不能馬上解決債務,但至少能擋下歹徒的威脅,不敢輕舉妄動。向社會求援,也許不會立刻讓人生逆轉,但至少不再孤軍奮戰。最壞的情況,至少可以拆解詐騙鏈、讓黑道曝光、讓欠債糾紛進入法律程序,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世俗難題,不是必死無疑的生死抉擇。
這起事件,不只是家庭的悲劇,也是社會的失守。
我們需要讓更多人知道,被詐騙不是恥辱,被威脅不是你的錯。 報警、求助,不是連累家人,而是保護家人。 死亡沒有尊嚴,只有留下更多痛苦。
未來,我們需要建立更友善的法律諮詢、心理輔導與社會支援網路,讓遇困的人知道「活著求助」不會比「死了了事」更艱難。(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