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專欄:火箭在天 超算在地 中國航天佈局的雙重宣示

0
405

 這兩個月,中國大陸的火箭接連從海南文昌與山西太原升空,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有人說,這是追趕美國「星鏈計畫」的一部分;也有人問,這麼頻繁的發射究竟圖什麼?

  火箭不斷升空的同時,中國近幾年於海南啟用「航天超算中心」,並成為參觀盛地。這兩個動作合在一起,釋放出的信號不單是技術突破,而是一場「天上與地上」的戰略布局。

  火箭是「手」,負責把衛星一批批送入軌道。這些衛星不只是科研用途,而是要組成一張「低軌星座」,形同中國版的「星鏈」。功能包括全球互聯網覆蓋,避免完全依賴國際海纜;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通訊服務;軍事用途,包括加強戰場通訊與偵察能力。

  然而,光有「天上的手」還不夠。數以百計的衛星將產生龐大的數據流,必須要有「地上的腦」來處理。海南航天超算中心的成立,正是這個角色。它的功能包括:快速處理遙感影像、通訊數據與導航訊號;模擬火箭發射、衛星運行與星座調度;為人工智慧應用提供算力支持。

  換句話說,火箭把「資訊」送到天上,超算則讓這些資訊能在地面上被理解、利用與管控。(作者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