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沙鹿區北勢東路改善道路劃設人行道先斬後奏?是否民代提案介入?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表示,目前工程先於路口區域劃設,試行良好後,未來再優化將各路口綠色人行標線加以串聯,建置完整的行人通行環境。
建設局答覆議員陳廷秀指出,這是人本交通案件,施行範圍從鎮南路二段至東晉一街之北勢東路改善工程,為國土署提升道路品質計畫。
建設局說,北勢東路為靜宜大學學生生活圈範圍,道路路幅寬度約13公尺,供雙向通行,單向車道寬約6.5公尺,長期出現路邊汽、機車臨停或併排停車行為,造成單向行車空間不足,民眾屢次反映被迫走在車道。
為考量人行友善及安全無礙通行環境,該工程將既有車道及人行、停車空間調整配置,維持雙向各一車道,車道寛約3.5公尺寬,並於各路口劃設標線型行人停等區,路段內採「內凹停車帶」,滿足民眾購物停車使用。其中停等區繪於禁止臨時停車之路口轉角10公尺範圍及消防栓兩側,提供安全停等空間,另行穿線退縮劃設,縮短行穿線距離,降低停留在車道中的風險時間,駕駛人能更早發現行人而放慢車輛轉彎速度。
考量當地民衆用路習慣並兼顧行人安全,採漸近方式,分階段建置標線型人行道,工程先於路口區域劃設,試行良好後,未來再優化將各路口綠色人行標線加以串聯,建置完整的行人通行環境。
目前北勢東路商圈自「北中東街至東英路56巷」之間,已劃設標線型人行道,「內凹停車帶」提供車輛停放購物,有效運用道路空間,共同提升「以人為本」及用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