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邵英傑/特稿
台南從年初迄今,接連遭遇大地震、風災、水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部門協同民間力量全員投入救災工作未曾稍歇,包括各縣市不分藍綠縣市長都伸出援手,一切都以蒼生為念。受災戶的抱怨及責罵可以理解,但這段時間,看到一些挾有政治目的的民代及名嘴指向市長黃偉哲及市政府救災不力,身為台南人認為這樣的批評有點以偏概全,抹煞了救災人員的辛苦。
台南市從今年初0121的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大地震造成楠西、玉井等地嚴重災情,建築物災損通報4291戶,學校受災也有405校,地震造成的損失近2億元;就在災後復建進行中,3月5日再度發生規模5.2地震,居民搭帳篷等待重建家園,眼見房屋整建遙遙無期,心中已生怨念。
接著0706丹娜絲強颱再度重創府城,隨即西南氣流帶來的強降雨量,風災、水災接踵而至,可見到的是市府各局處無不人仰馬翻,但災後重建工作確實無法僅憑地方縣市政府獨力可為,事實上,丹娜絲強颱過後,全台灣各縣市政府首長立即調派機具前往災區協助救災,沒有一句批評或嘲諷受災縣市不努力救災,究其原因,他們皆理解天災難擋,有那一位縣市長會視而不見災民的苦?
除去天候因素,從房屋倒塌、裂損,屋瓦遭強風掀飛,多數屬於老舊建物的結構問題,政府在協助災民重建之際應考慮此因素,畢竟在偏鄉地區,年輕人皆至外地工作或搬離,留在家鄉皆老人獨守老屋,有些甚至是獨居老人,根本無力也沒錢重建家園,這點應是災後重建工作應考量的重點;再者,有人質疑治水經費花了卻未達到防災功效?這道理雖對也有欠周延,每一縣市在治水上都有帳可查,大台北地區這幾年花了將近1800億元,台南市迄今則投入415億元,尚缺385億元,治水經費明顯不足,且從過去常淹水的永康大灣、安南區等地,在治水上皆有明顯功效,不能全盤否認台南市的努力。
救災不完善可以檢討,切莫夾雜政治情緒,會有救災不力的指責,中央應負起相當責任!這次地震、風災、水災的受災戶,中央遲至7月30日才設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惹來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心中只有0726大罷免的批評,也因為中央未能及時進駐災區,歸屬行政院的調度機具、人力及撥經費等權責讓地方政府在救災上綁手綁腳,這幾天,行政院媒合修繕廠商進入災區協助災民重建家園,雖然時間晚了點,但總是給災民燃起了一線希望。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政治講求敏感度,政府在不對的時間,如果又是要做不對的事,必然遭來民意的反噬,更何況美台關稅可能導致台灣經濟崩盤,接下來0823的二罷亦當慎思。為政者當有海納百川的胸襟,順應自然、不逞強、不妄為,百姓心中自有一把尺能度得是非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