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執政者應該會挾行政資源打選戰、編預算假公濟私?輿論往往群起撻伐。現在,藍白似乎學「聰明」了,竟反將民進黨一軍,以執政者編列的預算,作為罷免獎金?一手把政治補助變成行動補貼,成了全民共享的政治樂透。
立法院在藍白人數優勢下三讀闖關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納入國土防衛韌性預算、刪除台電千億補助,增列普發現金每人1萬元且應於10月底發放完畢。預算總規模為5450億元,於2027年底前執行完成。
猶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拿白不拿,是多數人的聲音。換言之,話說5450是台電的錢,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錢怎麼發?何去何從?誰又能追得清楚?
這筆錢不再只是變相用於罷免動員補助,也是一種誘發出門投票的誘因,作用上更接近「測民意風向」的試探金。
今日用罷免獎金測風向,明日是否全民公投也能發一包紅包?民進黨反嗆「預算是為了救台電」,說得振振有詞。很好,那就請你們公開帳冊,證明這筆錢真的是「專款專用」。更棒的,是你們這些高喊「不該領」的人,是否願意帶頭捐出你們的普發金?口號人人會喊,捐款總數請攤開來看。
比起互嗆,人民要的是真相。要問的不是「你拿了沒」,而是這筆錢本該用在哪?民主不能是金錢的裝飾,政黨不能把國家資源當提款機。不管是綠是藍是白,若不對權力與預算負責,就都該被人民追問一句「你們花的是誰的錢?換來的是誰的命?」(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