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C
Taiwan

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梁 預計明年底全區完工

記者邵英傑 / 綜合報導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17日上午舉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的上梁典禮,寫著上樑大吉的樑木上,綁著一串粽子、紅布包的米、 燈,並用青布緾繞,寓意包中、五榖豐收、添丁、青龍飛天,縣長楊文科帶領文化局及工程隊、地方民代焚香祝禱,祈求建築主體結構穩固堅實,工程順利圓滿。
 楊縣長感謝文化部 文化資產局 補助東平問禮堂第一期工程3千萬元,第二期工程計劃2400萬元也獲核定,期待明年底全區完工後,串聯週邊東興圳景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讓更多人認識竹北豐富的文化底蘊。
 文化局表示,東平問禮堂興建於 1934年 ,並於2007年 登錄為歷史建築,第一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於 去年 11月8日開工,修復範圍為建築本體之一堂二橫,包含屋面修復、大木作修復、門窗工程、牆體修復、地坪修復及油漆彩繪修復等,目前屋面棟架工程就緒,上梁代表修復工程階段重要的里程碑。
 文化局長朱淑敏說明,第二期工程修復範圍包含右外橫屋修復及整體周邊景觀、無障礙設施、室內外機電設備工程等,預計今年底發包, 明年 12月全區完工。期盼未來再利用活化,成為文化資產、環境教育、歷史與生活結合的文化生活場域。
 第一期修復工程的木作匠師莊傳興表示,施工按照傳統的工序、工法,大部分使用鑿刀、刨刀等工具,比較特別的是過去是就地取材,木材有大有小,修復工程經由專業技師評估,使用的木頭比較重,並需用手拉,以保護歷史建築的生命。

衍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