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佑新 / 台南報導
醫院志工王蕙禎12日受高雄教育電台之邀,參加「teatime時光」節目,娓娓道出在成大醫院急診室擔任志工的心路歷程。
「生命長短未知,但寬度可無限延展。」這是王蕙禎擔任醫院志工十五年來的體悟。
2010年,她加入成大醫院志工隊行動關懷組,協助病患與家屬,一年後轉入急診組,成為醫護第一線的得力助手。這份心意,源自她陪伴父親就醫的經歷。2002年,父親在浴室暈倒送醫,醫院志工的耐心照顧與安撫,讓她萌生投入志工的念頭。四十歲那年,在工作與家庭平衡、家人支持下,她正式穿上志工背心。
在她眼中,志工是社會的良心。醫院志工不僅分享快樂,更要承擔病苦,需要勇氣、智慧與毅力。急診室值班雖規定三小時,她常自願延長,直到病友或家屬狀況穩定才離開。她特別關注「老老照顧」或緊急病患的情況,也懂得分辨「心急」與「病急」,以適時安撫與支持。多年經驗讓她能快速判斷狀況,分擔醫護的繁雜事務,守護醫療量能。
難忘的畫面很多。一次,一名十多歲的小妹妹請她幫忙照顧虛弱的媽媽,並希望學會更換引流袋。小女孩的堅定眼神,讓王蕙禎想起自己照顧年邁父母的時光,心中多了份不捨與感同身受。新冠疫情期間,她穿上隔離衣、戴上護目鏡與醫護並肩作戰。母親雖擔憂,仍叮嚀「好好照顧自己」,這份牽掛至今仍令她紅了眼眶。
生活中,她透過騎車、攝影釋放壓力。鏡頭下的山海景致、花朵落葉,都是她等待與沉澱的記錄。她說:「水的清澈在於沉澱,心的通透在於取捨。人生是一場長跑,得失都是暫時的。」這份從容,映照著她的志工路。
她很高興表示,因著今年初接受《角落的光》作者楊逸宏訪問,有機會來到錄音間,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影響更多人的生命。「一個人走很快,一群人走很久。」時間流逝,手中的溫度與心中的信念,從未改變。
訪問最後,王惠禎提及雙親雖然都已離世,留下單身未婚的她。她並不孤單,因為早已為自己找到最好的出口及風景,會繼續走在急診室志工的路上。

王蕙禎在成大醫院急診室服務。(王蕙禎提供)

王蕙禎在成大醫院急診室服務。(王蕙禎提供)

成大醫院急診室志工王蕙禎接受高雄教育廣播電台「teatime時光」節目訪問。(王蕙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