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推動青年審議 拔馬部落形成文化圖紋使用原則

0
22
「歸途拔馬青年小組」舉辦「部落文化設計審議式工作坊」共同提出《拔馬部落文化圖紋使用原則草案框架》。

記者張志文 / 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推動「114年臺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歸途拔馬青年小組8日起一連兩天舉辦「部落文化設計審議式工作坊」,經兩日討論,共同提出《拔馬部落文化圖紋使用原則草案框架》。草案初步聚焦於「誰能代表部落授權」、「如何授權」及「侵權處理」三大面向,作為後續文化行動者、設計者、部落及公部門的參考文件,體現由下而上的審議精神,為文化治理與倫理政策奠定基礎。

 本次行動為「114年臺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的一環,由臺南市政府研考會推動,聚焦休閒農業、老街美食、原民文化、綠色運輸及居住正義等議題,鼓勵青年透過公共討論提出政策建言。歸途拔馬青年小組以「誰可以做?誰能穿?」為核心標語,回應西拉雅文化符碼在未具正式法定族群身分下的使用困境,期望透過審議民主形式,建構一套來自部落內部的文化設計倫理原則,補足制度真空,並提出草根型政策建議。

 兩日工作坊採取「營隊式願景工作坊」模式,分為文化導入、問題意識建立、模擬演練及草案共構四大階段。首日由Makidkid Tavali帶領部落走讀,建立文化脈絡與知識基礎;Calaw Opic分享奇美部落訴訟案例,增進參與者對文化爭議的理解;並透過「真人圖書館」與審議演練,討論文化敏感度、授權對話與文化邊界。第二日則由青年擔任桌長主持分組審議,凝聚並提出《拔馬部落文化圖紋使用原則草案框架》,提出的主張包括由部落會議、部落圖紋或舞蹈創作者,或由家族來授權,授權方與被授權方在尊重文化脈絡的前提下取得授權共識、範圍甚至是分潤,審議結果充分展現青年在文化治理上的集體能量。

 本次行動不僅是部落內部對文化使用的共同審視,也串連西拉雅文化協會、左鎮教會長老群、花東部落青年大肚娃文化創意事業公司及成功大學USR團隊等夥伴,培力超過20位青年具備文化審議操作能力。

 市長黃偉哲表示,青年是文化傳承的關鍵推手,肩負承先啟後的使命,必將成為推動社會共融與創新的核心力量。研考會主委王效文則指出,本計畫的價值在於串連青年聲音與公共治理,促成政策共構的嶄新可能。

 計畫中另有多組青年團隊即將展開行動,例如孔乙己哇與沒有麗莎團隊將於9月13日在成大未來館辦理「從南鐵地下化出發,重新想像綠色運具與交通科技的新可能工作坊」;鄉間果子團隊則於9月14日在北區北華里活動中心舉辦「街巷共生:老城新生的共住提案工作坊」。活動名額有限,詳情請上「南Young青年聯盟」Facebook 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