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台中報導
藝術家侯純純《海海紋》視覺設計實驗創作個展,即日起至7月27日在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美學空間展出「鹽晶技法」與「流脈技法」兩大系列22件作品,透過海洋的微觀視角,探索偶然造形實驗所呈現創作者對於生命體悟與海洋想像。海海紋如同深海中的回音,每一層海水都映照著相似卻不同的光影。
任職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的侯純純,多年來於文化創意設計領域表現豐碩,近十年來更以鹽晶技法展開實驗性創作,個人作品已於德、美、韓、中以及東南亞等海內外多個國家展出,並獲得多項國際獎項肯定。
侯純純老師以獨創的「鹽晶技法」,效仿曬鹽與煮鹽的用海智慧,將海水加熱蒸發後自然形成純白的鹽晶紋理,順應「道法自然」的創作哲學,將一系列看似抽象型態的作品,藉由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心神領會與互動,產生出各式各樣的詮釋可能。
侯純純老師表示,「鹽晶技法」技法系列完全取海水來進行創作,以黑白調性為主追求物質轉化的純粹美學,並且突破創作載體以緞布織物來呈現作品。
侯純純一直不斷嘗試與挑戰各種可能性,以應用在主視覺上的「珊瑚幻境」這件作品來看,這是她在菲律賓移地研究之際近距離觀察珊瑚群落後,深深體會到生態系統奧妙的創作。白色鹽晶宛如氣泡珊瑚,白天會將觸手膨脹成氣泡狀以利共生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則收起氣泡釋放具有螫刺功能的觸手捕食浮游動物,然而旋轉180度角觀看這件作品,這些結晶又像是足跡。透過翻轉視角與想像,如同萬事萬物皆有一體兩面的多元豐富。
另一部分作品是「流脈技法」,運用壓克力顏料的表面張力與流體行為,透過偶然造形與相似造形的趣味,營造海中珊瑚景色與海洋生物的繽紛氛圍。作品呈現如珊瑚、羽毛、葉脈般的多重意象,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正如侯純純所言:「就像我們每個人外型或許都很相似,可是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部分作品更加入夜光油墨,模擬夜潛時海洋生物的螢光效果,燈光關閉後呈現如星光般絢麗的視覺感受。
本次展覽主視覺形象設計融合海洋元素與鹽晶紋理,更有展出創作過程的縮時記錄影片,邀請觀眾透過凝視與想像,一起進入創作者的海洋想像旅途。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