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志雲/台中報導
以擅長近乎「狂草」書體著名的書法家吳季如,繼將書法結合繪畫之後,近年來更嘗試將文字立體化,大力推廣漢字之美,甚至將書藝融入雕塑,創作獨樹一格的書畫雕塑,首次在宜蘭五結鄉台灣民主運動館舉行的《心流》2025吳季如特展公開亮相,吸引眾多好評。這項展覽持續到年底,歡迎參觀。
吳季如應慈林教育基金會邀請舉辦的《心流》書畫雕塑個展,6月28日舉行盛大開幕式,慈林教育基金會創立人林義雄因行動不便,由林義雄夫人方素敏代表及慈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楊欽年出席;資深藝術家謝里法教授伉儷等多位藝術界人士特別由台中到場祝賀,宜蘭在地藝術家也有不少人共襄盛舉。
藝術家吳季如表示,慈林教育基金會2022年就曾邀請他來宜蘭辦書畫展,時隔3年,這次個展他想推出不一樣的展覽,就是融入雕塑創作,也是他個人第一次的雕塑展,今年剛好70歲,特別有意義。
吳季如表示,他的藝術生涯充滿感動與感恩,耕耘有成後,逢十的展覽都會捐出展覽所得做公益奉獻社會,50歲時幫助日本大地震賑災,60歲時捐助火災受災戶,今年70歲展覽所得將捐給慈林教育基金會。
慈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楊欽年致詞指出,吳季如老師是位很有魅力的男人,不論寫字作畫和雕塑,作品壯麗且優美,最讓人感動的是,創作的內容多來自生活的素材,經過他的巧思表現,使得生活提升美的境界,帶給人們無比的希望和快樂。
藝術家謝里法教授則說,吳季如的創作表現多元,形式也有很多的變化,這是作為傑出藝術家所要走的路,他最佩服吳季如能夠巧妙抓住當下的感受,什麼素材都可以用來書寫創作,讓人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向,他很歡喜,期待會有更好的發展。
本名吳崇祺的吳季如,這次展覽最讓人驚艷的,是結合書藝的雕塑作品,除了使用樟木、桃花心木之外,也有漂流木、砧板等木材,加上竹編、銅、鏡、3D列印等複合媒材,作品內容皆富含生活哲理及趣味性。如木板加上一把鑰匙的〈關心•開心〉,往左轉是關心、往右轉則是開心,左右兩邊無論怎麼開,都讓人感到愉悅;〈敲不到/撞不響〉一邊是真的鐘,因距離遠,卻敲不到,一邊的木槌距離鐘雖近,但鐘是假的,即使敲到了也不會響,啟人哲思。
書法方面,除了5公尺高的〈龍〉、〈顛倒好〉及以左右手分別書寫的〈雙龍搶珠〉等近作之外,吳季如特別搬出從未亮相1995年以南投竹山產竹片書寫的舊作〈千字文〉,讓觀賞者對照40年來書藝的變化。
● 展覽訊息
展覽名稱:《心流》吳季如書畫雕塑個展
主辦單位:慈林教育基金會
展覽地點:台灣民主運動館一樓特展區
宜蘭縣五結鄉二結路339號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